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跄捍在词典中的解释
qiànghàn

跄捍

拼音qiàng hàn

注音ㄑㄧㄤˋ ㄏ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疾驰貌。《文选·傅毅<舞赋>》:“良骏逸足,蹌捍凌越。” 李善 注:“蹌捍,马走疾之貌。”蹌,一本作“ 抢 ”。

基本含义

  • 形容行走不稳定,摇摇晃晃。

详细解释

  • 跄捍是一个形容词,由“跄”和“捍”两个字组成。其中,“跄”表示行走不稳定,摇摇晃晃的样子;“捍”表示阻挡、抵挡。跄捍形容一个人行走时姿态不稳,身体摇摆不定。

使用场景

  • 跄捍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行走时腿脚不利索,姿态摇摆不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态度不坚决,犹豫不决。

故事起源

  • 《后汉书·王莽传》中有记载:“莽年七岁,与父往舍舍田,行甚跄捍。”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王莽小时候行走时的摇摆不稳的样子。后来,人们将这种行走的样子形容为“跄捍”。

成语结构

  • 跄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他走路跄捍,经常会摔倒。2. 这个小孩刚学会走路,还有些跄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跄捍”与行走时不稳定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行走时腿脚不利索,摇摆晃动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走、姿态相关的成语,如“蹒跚”、“摇摇欲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跌跌撞撞地走路,好像跄捍的小鸭子。2. 初中生:他在演讲时态度跄捍,不够自信。3. 高中生:她走路跄捍,却依然优雅地穿梭在人群中。

拆字解意

跄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