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泽
拼音dé zé
注音ㄉㄜˊ ㄗ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德泽 dézé
[bounties received form a monarch;benevolence;favor;grace] 恩泽,恩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详细解释
恩德,恩惠。《韩非子·解老》:“有道之君,外无怨讎於邻敌,而内有德泽於人民。”《尚书大传》卷二:“清庙升歌者,歌先人之功烈德泽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长歌行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宋 陆游 《秋思》诗:“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 清 唐甄 《潜书·权实》:“夫国有善政,而德泽不加於民者,政虽善,未尝入民也。”
基本含义
- 德行和恩泽。指对他人的善行和恩惠。
详细解释
- 德泽是由“德”和“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德”指的是品德和道德,代表着一个人的善良、正直和高尚的品质;“泽”指的是恩惠和帮助,代表着对他人的好处和利益。德泽这个词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善行和恩惠给予他人帮助和利益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德泽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善良的行为,以及对他人的恩惠和帮助。可以用来赞美那些乐于助人、宽容大度、善良温暖的人。
故事起源
- 德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大明》篇,原句为“文王在上,德音是茂。宜民宜人,受福孔多。”意思是文王在上位时,他的德行声誉非常高大,他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给予他们很多福祉。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赞美善良和恩德的人的词语。
成语结构
- 德泽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生都以德泽天下为己任,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尊敬和爱戴。2. 她常常帮助别人,为他们提供很多德泽。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德泽的发音“dé zé”与“得着”相类比,表示通过自己的善行和恩惠得到他人的好处和利益。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行和善行的故事和典故。学习其他与德行和恩泽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恩重如山”等。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德行和道德的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很有德泽的人,经常帮助别人。初中生:这位老师德泽深厚,对学生非常关心。高中生: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德泽的人来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