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梓
拼音fān zǐ
注音ㄈㄢ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翻刻,翻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惟笺帖之体裁,则令奚奴自製自售,以代笔耕,不许他人翻梓。”
基本含义
- 指重新翻阅古籍,也用来形容重新翻找资料。
详细解释
- 翻梓源自古代传统的书写方式。在古代,人们使用纸张来书写,而书写完毕后,会将纸张折叠成册,称为“梓”。当需要再次查阅书籍时,就需要将“梓”打开,重新翻阅。因此,“翻梓”这个成语就形容重新翻阅古籍,也引申为重新查找资料。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重新查阅古籍、重新查找资料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重新研究、重新学习等。
故事起源
- 翻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文是:“翻梓,复搜胜可乐也。”这里的“胜可乐”指的是一种书籍,翻梓意味着重新翻阅这本书。后来,翻梓逐渐引申为重新翻阅古籍或查找资料的意思。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翻”表示动作,宾语“梓”表示古籍或资料。
例句
- 1. 他花了很多时间翻梓古籍,找到了一些珍贵的资料。2. 这个研究项目需要重新翻梓相关的文献,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翻梓”。可以想象自己正在翻阅一本古籍,将书页一页一页地翻开,重新查找资料的过程。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书籍的制作方式,以及古籍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图书馆翻梓了一本有关动物的书,找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重新翻梓教科书,找出其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3. 高中生:为了写好作文,我花了很多时间翻梓经典的文学作品,汲取灵感。4. 大学生:为了完成论文,我需要翻梓大量的学术文献,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