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荐
拼音bàng jiàn
注音ㄅㄤˋ ㄐ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访求而荐举。傍,通“ 访 ”。《墨子·尚同上》:“上有过则规諫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孙诒让 间诂:“‘傍’与‘访’通。 王 训为徧,非也。”《墨子·尚同中》:“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已有善,傍荐之。” 孙诒让 间诂:“‘傍’当为‘访’之借字,二字皆从‘方’得声,古多通用…… 王 云:‘已字义不可通,已当为民之误也。’”
基本含义
- 指依附于权贵或有势力的人,以获取利益或提升地位。
详细解释
- 傍荐是由“傍”和“荐”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傍”意为依附、附近,“荐”意为推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依附于权贵或有势力的人,以获取利益或提升地位的行为。它通常有贬义,暗示该人以非正当的方式获取利益,缺乏自立能力和道德观念。
使用场景
- 傍荐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利用他人的势力或权力来谋取私利的行为。可以用于批评那些不择手段,靠关系或权力来获取利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类似的行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其不满或批评。
故事起源
- 《史记·鲁仲连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傍荐的故事。故事中,鲁仲连是鲁国的一位贤士,他因为不愿意傍荐权贵,没有得到官位。相反,他的同乡孔子因为傍荐权贵而得到了官位。从这个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到傍荐的贬义含义,以及依附权贵可能带来的不公正和不正当的利益。
成语结构
- 傍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不愿通过傍荐来获得成功,而是靠自己的努力。2. 这个人总是傍荐权贵,以获取利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依附在一棵大树的旁边,以获取树上的果实。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权力和道德的相关知识,了解傍荐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可以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或文章,深入了解这个问题的背景和现实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傍荐班里的班长,以获取特殊待遇。2. 初中生:她通过傍荐老师,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社团职位。3. 高中生:他不愿意靠傍荐来进入好大学,而是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学校。4. 大学生:有些同学通过傍荐教授,获得了一些实习机会。5. 成年人:社会上有很多人通过傍荐权贵,来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