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匡率在词典中的解释
kuāng

匡率

拼音kuāng lǜ

注音ㄎㄨㄤ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匡正统领。《汉书·师丹传》:“夫三公者,朕之腹心也,辅善相过,匡率百僚,和合天下者也。”

基本含义

  • 指正直坚定,不畏强暴,积极正义的品质。

详细解释

  • 匡率由“匡”和“率”两个字组成。“匡”意为纠正、矫正,指纠正邪恶、挽救危难的行为;“率”意为引导、带领,指引导众人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匡率形容人正直坚定,不畏强暴,积极正义,矫正邪恶,挽救危难。

使用场景

  • 匡率常用于描述有正义感、勇于挑战不公正、勇敢坚定的人。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勇敢正义,挺身而出。

故事起源

  • 匡率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当时,魏其武安侯魏其武因为直言敢谏,被秦始皇赐死。他的儿子魏无忌得知父亲被杀后,立即上书劝谏,称父亲“匡率之士,不顾身名,奋发有为,以为天下计”。这个故事表达了魏其武坚定正义的品质,成为了“匡率”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个匡率之士,总是勇于挑战不公正。2.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表现出匡率的精神,勇敢正义地去面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匡率”联想为一个勇敢正义的战士,他挺身而出,坚定不移地对抗邪恶势力,保护正义与公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正义、勇敢相关的成语,如“忠诚”、“正直”、“坚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匡率的人,不要欺负弱小的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带头匡率,对同学们起到榜样的作用。3. 高中生: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不义,我们要像匡率一样,勇敢地发声,维护正义。

拆字解意

匡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