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抗烈在词典中的解释
kàngliè

抗烈

拼音kàng liè

注音ㄎㄤˋ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高亢激烈。《晋书·周处周访等传赞》:“ 孟威 抗烈,心存旧主。”《魏书·崔光韶传》:“ 光韶 性严毅,声韵抗烈,与人平谈,常若震厉。”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世南 虽容貌懦弱,如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 钱宗伯 为诗哭之,得百二十韵。其序《浩气吟》,文辞抗烈,絶可传。”

基本含义

  • 勇敢地抵抗强大的敌人,毫不畏惧地与敌人斗争。

详细解释

  • 抗烈是一个用来形容人勇敢地抵抗强敌的成语。它强调了面对困难和敌人时的勇气和坚定。抗烈的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毫不退缩地与敌人战斗。

使用场景

  • 抗烈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在战争、斗争或者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勇气和坚定。它可以用来称赞那些勇敢无畏的人,也可以用来鼓励和激励自己或他人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气。

故事起源

  • 抗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事件。相传在明朝时期,明朝将领岳飞带领军队抵抗金国的入侵。在一次战斗中,明朝军队面对强大的敌军,但岳飞和他的士兵毫不畏惧,奋勇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抗烈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抗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抗”表示抵抗,抗争,“烈”表示强烈,剧烈。

例句

  • 1.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勇敢抗烈,永不放弃。2. 这个国家的人民曾经抗烈过许多次战争,捍卫了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勇敢的战士,手持武器,毫不畏惧地面对强大的敌人,勇敢地抵抗和战斗。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中的抗战事件,了解更多关于抵抗和抗争的故事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岳飞一样勇敢抗烈,保护我们的家园。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困难,我们要勇敢抗烈,不放弃努力。3. 高中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抗烈,不被困难打败。

拆字解意

抗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