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畎夷在词典中的解释
quǎn

畎夷

拼音quǎn yí

注音ㄑㄨㄢˇ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 犬戎 。又称混夷、昆夷。古 戎 人的一支,在 殷 周 时居于我国西北部。《尚书大传》卷四:“ 文王 受命……四年伐 畎夷 。” 郑玄 注:“ 畎夷 , 混夷 也。《诗》云:‘ 混夷 駾矣,四年伐之。’”《史记·匈奴列传》:“其后百有餘岁, 周 西伯昌 伐 畎夷 氏。” 司马贞 索隐:“ 韦昭 云:‘《春秋》以为 犬戎 。’ 大颜 云:‘即 昆夷 也。’”

基本含义

  • 指治理国家、平定叛乱等政治大事。

详细解释

  • 畎夷一词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畎指田间的小沟渠,夷指平整土地。畎夷原指治理田地,后来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成语畎夷表示治理国家、平定叛乱等重大政治事件。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领导者或政治家在治理国家、平定叛乱等重大政治事件中的才能和智慧。

故事起源

  • 《尚书·虞书·大禹谟》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治水英雄,他用心灵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成功地治理了洪水,使人民免受洪水的困扰。大禹治水的故事成为后来畎夷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领导者需要具备畎夷之才,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2. 他在平定叛乱时展现出了畎夷的智慧和决断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畎夷”与治理国家大事的意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领导者在田间的小沟渠中平整土地,以喻指他在治理国家中的才能和智慧。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事,了解他治理洪水的智慧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禹用畎夷之才治理了洪水。2. 初中生:领导者需要具备畎夷之智,才能治理好国家。3. 高中生:在历史上,有很多政治家展现出了畎夷的才能和智慧。

4. 大学生

  • 畎夷是一个形容领导者治理国家大事的成语。5. 成人:他在处理重大政治事件时表现出了畎夷的智慧和决断力。

拆字解意

畎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