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唇三口四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únsānkǒu

唇三口四

拼音chún sān kǒu sì

注音ㄔㄨㄣˊ ㄙㄢ ㄎㄡˇ ㄙ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言说三道四。形容胡说。 明 康海 《粉蝶儿·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飜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摶沙。”

基本含义

  • 指人说话不负责任,言而无信。

详细解释

  • 唇指嘴唇,口指口才,三指多,四指多。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说话不负责任,言而无信,经常改口或反悔。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经常说话不算数的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文学作品或者演讲中。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起源于明代的《东南纪事》,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明代宰相杨荣有一次与朋友一起喝酒,杨荣喝多了就说:“我只有两个嘴唇,但是我可以说三个人的话,你们只有一个嘴唇,却可以说四个人的话。”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唇三口四”。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按顺序依次为“唇三口四”。

例句

  • 1. 这个人说话真是唇三口四,一点信用都没有。2. 他之前答应帮我做事,后来又反悔了,真是唇三口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唇三口四”这个成语与一个人嘴巴的形状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说话不负责任的意思。可以将这个形象牢记在脑海中,以便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诚信相关的成语,例如“信口雌黄”、“言而无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答应和我一起做功课,但是最后又不来了,真是唇三口四。2. 初中生:他之前说他会帮我复习数学,结果临时反悔了,真是唇三口四。3. 高中生:这个政客常常改变主张,不负责任,真是唇三口四。4. 大学生:他之前答应给我写推荐信,但是最后他又不肯写了,真是唇三口四。

拆字解意

唇三口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