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蛮氏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nshì

蛮氏

拼音mán shì

注音ㄇㄢˊ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国名。在今 河南省 临汝县 西南, 汝阳县 东南。《左传·成公六年》:“ 晋 伯宗 、 夏阳説 、 卫 孙良夫 、 宁相 、 郑 人、 伊雒之戎 、 陆浑 、 蛮氏 侵 宋 ,以其辞会也。”《吕氏春秋·精谕》:“ 晋 果使祭事先,因令 杨子 将卒十二万而随之,涉於 棘津 ,袭 聊阮 、 梁 、 蛮氏 ,灭三国焉。”
    (2).古代寓言中的小国名。《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参见“ 蛮触 ”。

基本含义

  • 指强悍、粗野、不讲理的行为举止。

详细解释

  • 蛮氏是由“蛮”和“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蛮指原始、粗野的意思,氏表示姓氏。蛮氏指的是具有粗野、不文明、不讲理的行为举止,形容人的行为不合乎礼貌、规范以及道德标准,野蛮而无理。

使用场景

  • 蛮氏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野、不文明,常用于贬义场合。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态度、行为或言语过于粗鲁、野蛮,不讲理。

故事起源

  • 蛮氏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据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蛮国的小国家,国王蛮公好战,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不讲理、粗野无礼。因此,后人用“蛮氏”来形容粗鲁、野蛮的行为举止。

成语结构

  • 蛮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这个人的举止粗鲁无礼,真是蛮氏。2. 他的行为太蛮氏了,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粗鲁、野蛮的人,他的姓氏是蛮,因此被称为蛮氏。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蛮氏的理解,例如蛮横、蛮不讲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真是蛮氏,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他的态度太蛮氏了,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3. 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粗鲁无礼,简直就是蛮氏。4.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表现出蛮氏的行为,要学会尊重他人。

拆字解意

蛮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