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赦事诛意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èshìzhū

赦事诛意

拼音shè shì zhū yì

注音ㄕㄜˋ ㄕㄧˋ ㄓㄨ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不问其实际行动而但推究其居心以定罪责。《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 许止 虽弑君而不罪, 赵盾 以纵贼而见书。” 李贤 注:“﹝《公羊传》﹞曰:‘ 晋 史书 赵盾 弑其君。 赵盾 曰:“天乎无辜,吾不弑君。”太史曰:“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此赦事诛意也。”

英文翻译

  • 1.excuse the act, but not the motive

基本含义

  • 指宽恕小事,严惩大罪。

详细解释

  • 赦事指的是对一些小过错或轻微的错误进行宽恕,诛意指的是对严重的罪行或恶行进行严惩。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宽严相济,对待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小事可以宽容处理,大罪则必须严惩不贷。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小过错或轻微的错误,可以选择宽容和谅解;而对于严重的罪行或恶行,必须坚决予以严惩。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用在社会道德、法律法规、教育等方面的讨论中。

故事起源

  • 《韩非子·解老》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赦的人,他对待小事非常宽容,但对待大罪则严厉惩治。赦事诛意这个成语就是根据这个故事而来的。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赦”、“事”、“诛”、“意”。

例句

  • 1. 在公司里,老板对员工的小过失一般都会赦事,但对于严重的违纪行为,一定会诛意。2.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宽恕学生的一些小错误,但对于严重的作弊行为,必须严厉惩处。这就是赦事诛意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一边拿着赦字的牌子,一边拿着诛字的刀,表示他对待事情时既能宽容,又能严厉。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了解宽严相济的原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事情,实现公平正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同学的小过错一般都会赦事,但如果有人欺负别人,老师就会诛意处理。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考试作弊行为一般都会赦事,但如果抄袭别人的作业,老师就会诛意处罚。3. 高中生:学校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一般都会赦事,但如果有人打架斗殴,学校就会诛意处理。

拆字解意

赦事诛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