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潘李在词典中的解释
pān

潘李

拼音pān lǐ

注音ㄆㄢ ㄌ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宋 潘谷 和 五代 李廷珪 的并称。二人皆善制墨。 明 高启 《赠卖墨陶叟》诗:“世间 潘 李 今已无,黄金满篋争来沽。”参见“ 潘谷墨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一起互相攀比,争名夺利。

详细解释

  • 潘李的字面意思是“潘水之李”,潘水和李树是两种不同的树木。成语中的潘李比喻人们攀比虚荣心,争名夺利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人们追求名利,争相攀比的场景。

故事起源

  • 潘李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种了一棵潘水树和一棵李树,他发现潘水树的果实特别鲜美,而李树的果实却没有人愿意吃。于是,他决定把李树的果实都割下来,把潘水树的果实都挂满树上,让人们以为他种的是潘水树,从而引来了很多人来攀比他的果实。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们往往会追求虚荣的名利,而不是真正的价值。

成语结构

  • 潘李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争斗就像潘李一样,没有尽头。2.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多人都陷入了潘李的漩涡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潘水树和李树的形象与攀比争名夺利的行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其他寓言故事,以及其他与虚荣、攀比相关的成语,如“鹬蚌相争”、“争先恐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别人攀比,因为潘李只会让人变得不开心。2. 初中生:在这个社会上,人们往往会为了潘李而争斗不休。3. 高中生:我们应该学会拒绝潘李,追求真正的价值和内涵。

拆字解意

潘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