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溜
拼音xié liū
注音ㄒㄧㄝ ˊ ㄌㄧㄨ
繁体
基本解释
谓眼睛横斜扫视而过。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有人﹞故意把声音抑得低低,网着红丝的眼睛向岸上斜溜。”
基本含义
- 形容行为狡猾、不光明正大,偷偷摸摸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斜溜一词,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谈不光明正大,有些隐秘的意味。可以用来形容偷偷摸摸、暗地里行事的人,也可以形容言辞间有些含沙射影、言外之意的人。这个成语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些事物外形奇特,不寻常,不平直的样子。
使用场景
- 斜溜一词常用于贬义,形容某人或某事不光明正大、不诚实、不直接。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行为、言语或某事的特点。比如,形容某人偷偷摸摸的行为、某人暗地里说话含沙射影的样子等。
故事起源
- 关于斜溜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录,但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小说《水浒传》中。在《水浒传》中,有一个叫杨雄的人,他是一个狡猾的人物,经常暗中设下陷阱、算计别人。后来,人们就用“斜溜”来形容这种狡猾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做事总是斜溜,从来不敢光明正大地面对问题。2. 她的话里总是带着斜溜的意味,让人很难捉摸她的真实想法。3. 这个人看起来斜溜,我们要小心他的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斜溜”与狡猾、不光明正大的行为联系起来,例如偷偷摸摸、暗地里行事的样子。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斜着走路,或者一个人偷偷摸摸地做坏事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狡猾、不诚实的成语,如“狐假虎威”、“耳听八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偷溜出教室,去玩游戏。2. 初中生:他说话总是带着斜溜的意味,让人很难相信他的话。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的行为非常斜溜,总是在背后做一些不光明正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