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古迹在词典中的解释

古迹

拼音gǔ jì

注音ㄍㄨˇ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古代的遗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构成]
    偏正式:古(迹
    [例句]
    西安有很多古迹。(作宾语)

近义词

  • 遗迹、名胜、奇迹、事迹

英文翻译

  • 1.archaeology; archeology; monument; historic site; place of historic interest; ancient relic

详细解释

  • ◎ 古迹 gǔjì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s] 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
    名胜古迹
    见“ 古迹 ”。
    亦作“ 古跡 ”。亦作“ 古蹟 ”。1.古代遗迹。多指建筑物或其残迹。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 冶城 访古迹,犹有 谢安墩 。”迹,一本作“ 跡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姬昌 望西北寨山偷路日夜而走不止。今古迹在 黄河 南岸上是 姬昌庙 。” 明 徐渭 《礼书总论》:“志古跡,以不忘其贤有德者也。”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我们要保存 清 故宫,不过不将它当作皇宫,却是作为历史上的古迹看。”
    (2).指古人的法书墨迹。《南齐书·王僧虔传》:“﹝ 太祖 ﹞示 僧虔 古迹十一袠,就求能书人名。”《隋书·经籍志一》:“又聚 魏 已来古跡名画,於殿后起二臺,东曰 妙楷臺 ,藏古跡;西曰 寳蹟臺 ,藏古画。” 元 陆友仁 《砚北杂志》卷上:“ 唐 人临模古迹,得其形似,而失其气韵。” 清 周亮工 《与倪闇公》书:“﹝书家﹞得数行古蹟,如行师佩 玄女 兵符。”

基本含义

  • 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详细解释

  • 古迹是指古代的建筑物或遗迹,通常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些古迹可以是古代宫殿、寺庙、城墙、陵墓等建筑物,也可以是古代文化遗址、古代墓葬、古代石刻等遗迹。古迹是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古代建筑、文化遗址等的价值和重要性,也可以用于比喻形容某些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事物。

故事起源

  • 古迹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中。相传春秋时期,鲁国的昭公下令修建城墙,城墙修建完成后,昭公骄傲地说:“后世必定会以此城墙为古迹。”这个故事意味着古迹是值得后世铭记和传承的。

成语结构

  • 古迹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座古迹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2. 他们到古迹旅游,感受了古代文明的魅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古迹与“古代”和“遗迹”进行联想。古代代表古老的时期,遗迹代表留下的痕迹,通过联想可以记住古迹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中国的古代建筑、文化遗址和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更多古迹的故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生:我们去参观了一座古迹,看到了很多古老的石头。2. 小学生:明天我们要去参观长城,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古迹之一。3. 中学生:我对古迹很感兴趣,每次旅行都会选择去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地方。4. 大学生:我报名参加了一个考古学夏令营,希望能亲自参与古迹的发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