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冰惕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g

冰惕

拼音bīng tì

注音ㄅㄧㄥ ㄊ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戒惧警惕。《南齐书·褚渊传》:“下官常人,志不及远。随运推斥,妄践非涯,才轻任重,夙宵冰惕。近值国危,含气同奋,况在下官,寧吝身命。”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害怕或畏惧的样子。

详细解释

  • 冰惕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冰指冰冷,惕指警惕。冰惕形容一个人因为害怕或畏惧而感到心冷,警惕性增强,小心谨慎。

使用场景

  • 冰惕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危险、困难或不确定的情况下表现出的害怕和警惕。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未知事物的畏惧,或者对某个重要事件的紧张和担心。

故事起源

  • 冰惕这个成语源于《淮南子·说山》:“故冰之寒,无所不凝;惕之忧,无所不斟。”意思是说冰的寒冷可以使一切凝结,警惕的忧虑可以使一切斟酌。后来人们将“冰之寒”和“惕之忧”合并为“冰惕”,用以形容人的害怕和警惕。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冰”和“惕”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状态和情感。

例句

  • 1. 他听到突然的枪声,顿时冰惕起来。2. 他对考试成绩非常冰惕,每次考试前都会紧张得睡不好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冰惕想象成一个人在寒冷的冰雪中感到害怕和警惕的样子。可以通过与冰雪相关的形象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冰惕相关的成语,例如“心惊胆战”、“提心吊胆”等,来扩展对于害怕和警惕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故事书中读到了一个恐怖的故事,感觉冰惕到了极点。2. 初中生:明天要参加演讲比赛,我现在感到很冰惕,不知道能不能表现得好。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感到冰惕,但我会努力准备,争取取得好成绩。

拆字解意

冰惕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