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洞
拼音hóng dòng
注音ㄏㄨㄥˊ ㄉ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虚空混沌;漫无涯际。《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高诱 注:“皆无形之象。” 唐 柳宗元 《天对》:“东西南北,其极无方,夫何鸿洞,而课校修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岂有乾坤斡运,元气鸿洞,反不能聚而上升,成至尊之主宰哉!”
融通,连续貌。《淮南子·原道训》:“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高诱 注:“鸿,大也。洞,通也。”《文选·王褒<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絶兮,优嬈嬈以婆娑。” 李善 注:“鸿洞,相连貌。”
基本含义
- 形容文章或诗句的深奥隽永,寓意高远。
详细解释
- 鸿洞是由“鸿”和“洞”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鸿”表示大雁,象征高远;“洞”表示洞穴,象征深奥。鸿洞形容文章或诗句的意境高远、深奥隽永,寓意深刻。
使用场景
- 鸿洞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诗歌或文章的境界高远、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的特点。可以用于赞美作品的思想深刻、表达精湛、艺术水平高超等方面。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当时,荀卿在孟子面前引用了“鸿洞”这个成语,用以形容孟子的言论高远深奥。后来,这个成语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文学作品的高远深奥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鸿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诗歌写得如鸿洞一般,意境高远,让人陶醉其中。2. 这篇文章的内涵如鸿洞般深奥,需要细细品味才能理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鸿洞”与高远、深奥的意境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群大雁在高空中飞翔,穿过一座深邃的洞穴,形成了高远深奥的鸿洞。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形容文学作品的成语,如“玉液琼浆”、“翰墨飘香”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篇童话故事的情节如鸿洞般精彩,让我回味无穷。2. 初中生:这首诗的意境如鸿洞一般高远,读来让人陶醉。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观点如鸿洞一般深奥,需要认真思考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