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纳监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n

纳监

拼音nà jiān

注音ㄣㄚˋ ㄐㄧ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明 清 科举时代富家子弟纳资为监生。《儒林外史》第三回:“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几十两银子借与 周相公 纳监进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洪由义》:“为长子捐官,次子纳监。”

基本含义

  • 接受监督或纳入监管

详细解释

  • 纳监是一个由动词“纳”和名词“监”组成的成语。纳监的基本含义是接受监督或纳入监管。它表示一个人或组织被他人或相关机构监督或管理,并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使用场景

  • 纳监常用于描述个人、企业或组织接受监管、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它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组织的管理能力或自律能力的赞扬,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或某组织没有遵守规章制度或管理不善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纳监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

成语结构

  • 纳监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纳”和“监”。

例句

  • 1. 这家公司很有自律精神,始终纳监,严格遵守行业规定。2. 他作为一名官员,应该纳监,接受人民的监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纳监”与“接受监督”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纳贿”、“纳妾”等,来扩展对于“纳监”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纳监,做一个守规矩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纳监,遵守学校的纪律。3. 高中生:考生们要纳监,严禁作弊行为。4. 大学生:大学生要自觉纳监,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5. 成年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纳监,遵守法律法规,保持社会秩序。

拆字解意

纳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