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拼音qióng zé dú shàn qí shēn,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注 音】
qióng zé dú shàn qí shēn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
【出 处】
《孟子 · 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
详细解释
【原 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
【译 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 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寓 意】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
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 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
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基本含义
- 在贫穷的时候,应该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在达到成功的时候,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或贫穷时,应该专注于自身的修养和发展,提高自己的素质。而当一个人达到成功或富有时,应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应该采取的不同行为方式。在教育场景中,可以用来教育学生要注重个人修养和努力学习,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在职场环境中,可以用来提醒员工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为政篇》中的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下应该如何行事的建议。
成语结构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其中“穷则独善其身”表示在贫穷时要注重个人修养,“达则兼善天下”表示在成功时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例句
- 1. 在大学期间,我要穷则独善其身,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2. 事业有成之后,我要达则兼善天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穷则独善其身”和“达则兼善天下”的关键词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将“穷”和“独善”联想为贫穷时要注重个人修养,“达”和“兼善”联想为成功时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兼善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穷则独善其身,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我要穷则独善其身,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 高中生:我要穷则独善其身,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我要穷则独善其身,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5. 成年人:我要达则兼善天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