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言而无信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érxìn

言而无信

拼音yán ér wú xì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án ér wú xìn ㄧㄢˊ ㄦˊ ㄨˊ ㄒㄧㄣˋ

    言而无信(言而無信) 

    亦作“ 言而不信 ”。说话不讲信用。《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三折:“更掳掠民才,弑君杀父,言而无信。” 刘绍棠 《蒲柳人家》:“ 整儿哥 言而无信,他说过心甘情愿把咱俩配成夫妻的。”

基本含义

  • 指说话或许诺时没有诚信,不守信用。

详细解释

  • 言而无信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言”、“而”、“无”、“信”四个字组成。它的意思是说话或许诺时没有诚信,不守信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不一致,不守诺言,对他人的承诺毫无信用可言。

使用场景

  • 言而无信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守信用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商人、朋友、家人等各种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遇到一个常常说大话但从不兑现承诺的人时,你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季札的人,他在一个晚上与齐襄公约定要给他带来一匹好马。然而,第二天早上,季札却没有履行他的承诺。齐襄公非常生气,他说:“季札言而无信,他是个不守信用的人。”从此以后,“言而无信”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成语结构

  • 主语 + 言而无信

例句

  • 1. 他常常说大话,但从不兑现他的承诺,真是个言而无信的人。2. 这个商人虽然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但最后却没有履行诺言,他真是太言而无信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言而无信”这个成语拆解成四个字来记忆。你可以用“言”代表说话,用“而”代表连接,用“无”代表没有,用“信”代表诚信。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成语,你可以探索其他与诚信相关的成语,如“信口雌黄”、“信誓旦旦”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答应我帮我找回丢失的铅笔盒,可是他却没有做到,他真是个言而无信的人。2. 初中生:我曾经相信他会为我们班做一次讲座,但他最后却放了我们鸽子,他真是个言而无信的家伙。3. 高中生:政府答应会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是一直没有实施,他们完全是言而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