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藜菽在词典中的解释
shū

藜菽

拼音lí shū

注音ㄌㄧ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藜和菽。泛指粗粝之食。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少而贫病,居无僕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宋 文同 《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诗:“所畏惟简书,其甘者藜菽。”

基本含义

  • 指稻谷和豆类等农作物,代表农田、农业。

详细解释

  • 藜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藜”指的是一种杂草,而“菽”则代表豆类农作物,如大豆、黄豆等。藜菽合在一起,表示农田、农业的意思。

使用场景

  • 藜菽常用于描述农田、农业相关的事物,也可以用来比喻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

故事起源

  • 藜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蓼莪》中的一句诗:“蓼莪生于野,藜藿生于野。”这句诗描写了野生的蓼莪和藜菽,表达了农田中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成语结构

  • 藜菽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意义相关的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家乡是一个藜菽丰收的地方。2. 这个地区的农民都种植藜菽作为主要农作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藜菽”与农田、农业相关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农田中长满了藜菽,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农田、农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稻谷”、“农民”、“农田”等,来扩充对农业领域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种了很多藜菽,所以每年都有丰收的时候。2. 初中生:农村的藜菽产量一直很高,是农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3. 高中生:藜菽代表着农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拆字解意

藜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