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衙家
拼音sān yá jiā
注音ㄙㄢ ㄧㄚˊ ㄐㄧㄚ
繁体
基本解释
(1).大模大样,傲慢。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若有个旧宾朋一径的将他来投奔,他可自三衙家不出那正堂门。”
(2).犹言慢腾腾,懒洋洋。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三折:“娇的不肯离怀,嬾慵挪步,怕见独立,三衙家绕定着亲娘扒背。”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同时担任三个职位或承担三个重要的责任。
详细解释
- 三衙家源自明代,"三衙"指的是明代官制中的三个重要职位,即知府、提学、通判。"家"表示一个人。成语意为一个人同时担任三个职位,也可以指一个人承担三个重要的责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承担多个重要职责或责任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力出众、多才多艺。
故事起源
- 三衙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在明代的官制中,知府、提学、通判是三个非常重要的职位,担任这三个职位的官员被称为三衙家。这三个职位分别负责行政、教育和司法等重要事务,因此被视为重任。后来,三衙家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承担多个重要职责或责任。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三衙”和“家”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他不仅是公司的总经理,还是学校的校长,真是一个三衙家。2. 她既是一位母亲,又是一位职业女性,可以说是一个三衙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三衙家”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三衙"和"家",并且了解其来源和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同时担任三个重要职位,形象地描述一个人承担多个重要职责或责任的情况。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有关明代官制的知识,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言九鼎”、“一身是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妈妈既是一位老师,又是一位家庭主妇,她真是一个三衙家。初中生:我妹妹不仅是一名学生,还是一名运动员,她是一个三衙家。高中生:我爸爸既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又是一位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他是一个三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