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绵顿在词典中的解释
miándùn

绵顿

拼音mián dùn

注音ㄇㄧㄢˊ ㄉ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緜顿”。缠绵困顿。久病貌。 南朝 梁 刘潜 《为南平王让徐州表》:“臣緜顿枕席,动移旬晦,诚恐尺波易流,寸阴难保。”《新唐书·后妃传下·顺宗庄宪王皇后》:“ 顺宗 即位,疾已緜顿,后侍医药不少怠。”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柔和,低沉婉转。

详细解释

  • 绵吞的“绵”指声音柔和,低沉;“吞”指声音婉转,圆润。绵吞形容声音如绵绸般柔和、婉转。

使用场景

  • 绵吞一词常用于形容音乐、歌声、朗诵等柔和、婉转的声音。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说话声音温柔、柔和。

故事起源

  • 绵吞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在逍遥游的过程中,听到山间传来的鸟鸣声,形容其声音柔和、婉转,于是用“绵吞”来形容。

成语结构

  • 绵吞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形容词“绵”和动词“吞”组成。

例句

  • 1. 她的歌声绵吞动人,让人陶醉其中。2. 演员的朗诵声绵吞悠扬,引人入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绵吞”与柔软的棉花和徐徐的风声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声音的成语,如“铿锵有力”、“嘹亮悦耳”等。2. 可以学习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如“高歌猛进”、“音律和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她的声音绵吞细语,像春天的微风。初中生:他的演讲声音绵吞悠扬,让人心生敬佩。高中生:她的歌声绵吞动人,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大学生:教授的讲课声音绵吞低沉,让人安心聆听。

拆字解意

绵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