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协济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é

协济

拼音xié jì

注音ㄒㄧㄝ ˊ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同心协力,互相支持。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
    (2).友援;救济;接济。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 ,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
    (3).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名为协济。” 清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军政府财政纪要》:“ 贵州 夙号贫国,然协济实惠,亦祇承平时有之。”参见“ 协餉 ”、“ 协解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度过困难。

详细解释

  • 协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协”意为协助、合作,“济”意为帮助、救助。所以协济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相互协作,共同帮助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互相扶持。

使用场景

  • 协济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共渡难关。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社交场合,例如工作环境、学习团队、家庭关系等。

故事起源

  • 协济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故事《左传·僖公二十年》。故事中,晋国的国君僖公遭到了周朝的进攻,城市被围困。晋国的贤臣郤克前去请求其他国家的援助,却遭到了拒绝。最后,郤克回到晋国,组织百姓自发协力修筑城墙,最终成功抵御了敌军的进攻。这个故事体现了人们相互协助、共同战胜困难的精神,后来形成了成语“协济”。

成语结构

  • 协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协济一心,共同抗击。2. 在团队合作中,大家协济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协济”与“协作”、“帮助”等词语进行关联记忆。另外,可以通过构建一个与协济相关的故事情节,将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协济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与协济精神相关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协济同学,一起完成作业。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大家要协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协济互助,共同进步。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要协济协作,共同取得好成绩。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协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拆字解意

协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