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甑瓾在词典中的解释
zèng

甑瓾

拼音zèng wā

注音ㄗㄥˋ ㄨㄚ

繁体

基本解释

  • 甑带。《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弊箄甑瓾在袇茵之上,虽贪者在搏。” 高诱 注:“瓾,甑带。”参见“ 瓾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的品行高尚,像甑瓾一样纯洁无瑕。

详细解释

  • 甑瓾是古代一种用来盛放大米、面粉等食物的容器,它的内壁非常光滑,不沾污渍。比喻人的品行高尚,纯洁无瑕,不受外界诱惑的诱惑。

使用场景

  • 甑瓾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纯洁无瑕,毫不受到外界的诱惑。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品德。

故事起源

  • 甑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孟子》一书。书中记载了一个叫做甑瓾的人,他的品德高尚,纯洁无瑕。后来,人们就用甑瓾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成语结构

  • 甑瓾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甑和瓾。甑是指盛放食物的容器,瓾是指光滑无瑕的意思。

例句

  • 1. 他的品行高尚,纯洁无瑕,真是甑瓾之人。2. 她从不受到外界的诱惑,真是甑瓾一样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甑瓾的形状和意义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光滑无瑕的甑瓾,它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行高尚,纯洁无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高尚相关的成语,如“洁身自好”、“高尚情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甑瓾一样的同学,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她的品行高尚,纯洁无瑕,是我们班的甑瓾之人。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他的品德高尚,像甑瓾一样纯洁无瑕。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像甑瓾一样高尚的人。

拆字解意

甑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