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斥摈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ìbìn

斥摈

拼音chì bìn

注音ㄔㄧˋ ㄅ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排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罹咎犯律……重乃众不共住。不共住者,斥摈不齿,出一住处,措身无所。”

基本含义

  • 排斥、摒弃

详细解释

  • 斥摈指的是排斥、摒弃某人或某事物,不予接纳或认可。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强烈不满,拒绝接纳或认同。

故事起源

  • 斥摈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曲礼上》:“斥摈之礼,非不欲人也,斥摈之道,非不欲行也。”意思是说斥摈的礼仪并不是不希望别人参与,斥摈的方式并不是不希望别人效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清晰,但它在古代礼仪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成语结构

  • 斥摈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斥”和“摈”。

例句

  • 1. 我们应该斥摈那些不道德的行为。2. 他被斥摈出了学校的团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斥摈”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记忆。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将“斥”与排斥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将“摈”与摒弃的意思联系在一起,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排斥、摒弃相关的成语,如“排山倒海”、“拒之门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斥摈了那个调皮的同学。2. 初中生:我们应该斥摈不良习惯。3. 高中生:他被斥摈出了学校的学生会。4. 大学生:我们不能斥摈不同意见的声音。5. 成人:公司斥摈了那个不称职的员工。

拆字解意

斥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