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士
拼音xìn shì
注音ㄒㄧㄣˋ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诚实可信的人。《荀子·王霸》:“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史记·滑稽列传》:“ 楚王 曰:‘善, 齐王 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鵠在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及至鹤处,老人已至,喜曰:‘固是信士。’”
(2).信奉佛教的在家男子。梵语(优婆塞)的译称。 唐 郭崧 《药师像赞》:“立召良工,彫磨斯像,使信士等日加精勤。”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四折:“对客官细説分明,我也曾杀的番军怕,几曾有箇信士请,直到中年纔落髮为僧。”
(3). 汉 碑有“义士”之称,泛指出财布施者, 宋 避 太宗 赵光义 讳,改称“信士”。后因专称信仰佛教而出钱布施的人。参阅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郃阳令曹全碑》。
英文翻译
1.(信仰佛教的男人) believer; follower of religion
基本含义
- 指忠诚守信的人。
详细解释
- 信士是由“信”和“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信”表示忠诚守信,指一个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不轻易改变主意;“士”表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信士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不仅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有扎实的学识。
使用场景
- 信士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言行一致,忠诚守信,有高尚品德和学识修养的人。可以用来赞美忠诚守信的朋友、同事或者领导,也可以用来自称。
故事起源
- 信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高祖本纪》。当时,刘邦在起义军中担任副将,他们决定推举一个人作为军中的统帅。有人提议推举刘邦,但刘邦坚决推辞,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不适合担任统帅。刘邦的忠诚和谦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人们称他为信士。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个信士,从不食言。2. 这位领导非常信士,言出必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信”字和“士”字分开记忆。将“信”字与忠诚守信的含义联系起来,将“士”字与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联系起来,这样记忆起来会更加容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信士相关的成语,如“忠心耿耿”、“忠贞不渝”等,来丰富对忠诚守信的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信士,他从不说谎。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个信士,他总是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信士,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成为信士,遵守学术道德规范。5. 成年人:在职场上,成为一个信士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