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磐跱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nzhuó

磐跱

拼音pán zhuó

注音

繁体磐縈

基本解释

  • 环立;盘踞。《宋书·谢晦传》:“又以陛下富於春秋,始览政事,欲冯陵恩幸,闚望国权,亲从磐跱,规自封殖。”

基本含义

  • 形容山石高耸或道路崎岖不平。

详细解释

  • 磐,指山石;跱,指高耸。磐跱形容山石高耸,或道路崎岖不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山势高耸,或者道路崎岖不平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不平坦、不稳定或困难的状态。

故事起源

  • 磐跱最早出现在《左传·成公二年》中,原文为:“磐跱不可以危坠。”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成公是晋国的君主,他对自己的国家进行了一次巡视。在巡视途中,他看到了一座磐石高耸的山,山势陡峭,形状奇特。成公感叹道:“这座山石高得如此之耸,真是不可危坠。”从此,磐跱成为了形容山势高耸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磐跱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 1. 这座山石磐跱,气势雄伟。2. 道路磐跱,行走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磐跱拆分为“磐”和“跱”两个部分来记忆。磐指山石,跱指高耸。可以想象一座高耸的山石,形状奇特,如同挺立的人,这样就能够记住磐跱的含义。

延伸学习

  • 磐跱是一个用于形容山势或道路的成语,可以用于描写自然景观或者比喻事物的状态。在学习其他成语时,可以注意其中的形象和意义的关联,帮助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山石真磐跱,好像一座巨人。2. 初中生:这条道路磐跱不平,我们要小心行走。3. 高中生:经历了一番磐跱,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拆字解意

磐跱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