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验
拼音mù yàn
注音ㄇㄨˋ 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目击;亲眼验证。 唐 李绰 《尚书故实》:“盛膏小银合子, 韩氏 收得后犹在, 融 即相国亲密,目验其事,因附于此。”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犹太古历说》:“古时 犹太 人定年月以太阳为準,於历法疏而於目验密,常居山候月,以初见月为月第一日。” 王闿运 《<论语训>序》:“ 曾子 全身而曰啟予手足,岂欲小子目验乃后不诬?” 郭沫若 《创造十年》五:“我渴望着看海中日出的光景,忍着眩晕,跑上甲板,好容易把那光景目验了一下,但几乎把自己的肝脏都吐了出来。”
基本含义
- 目睹并亲自验证。
详细解释
- 目验是指亲眼目睹并亲自验证某件事情的真实性或准确性。它强调通过亲身经历来确认某个事实,而不仅仅是听说或听信他人的说法。
使用场景
- 目验常用于强调个人亲身经历的重要性,以及对某个情况或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验证的必要性。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亲自经历和验证,得出了准确的结论。
故事起源
- 《汉书·郑当时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郑当时任职河南尹时的一次经历。当时,郑当时听到有关河南地方官员贪污的传闻后,他决定亲自前往河南进行调查。经过一段时间的目睹和亲自验证,郑当时最终确认了这些传闻的真实性,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这个故事成为了“目验”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目验是一个动宾短语,由“目”和“验”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不是听说的,而是亲自目验过的。2. 我们需要亲自目验这个问题,不能只凭听说。3. 他通过目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目验”这个成语与“亲眼所见,亲自验证”这个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亲眼目睹某个事情,并亲自进行验证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目验”相关的成语,如“亲眼目睹”、“亲自验证”等。此外,还可以了解一些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亲自目验了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了我的猜想。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亲自目验这个化学实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3. 高中生:我决定亲自目验这个研究课题,以验证我的假设是否正确。4. 大学生:我在实习期间亲眼目验了公司的运作流程,对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