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昧
拼音tóng mèi
注音ㄊㄨㄙˊ ㄇ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愚昧。 汉 傅毅 《迪志》诗:“谁能昭闇,啟我童昧。” 唐 元稹 《和乐天赠吴丹》:“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
基本含义
- 指年幼无知,缺乏经验和见识。
详细解释
- 童昧是由童和昧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童指儿童,昧指愚昧。童昧一词形容一个人年幼无知,缺乏经验和见识,不懂世事,不明事理。
使用场景
- 童昧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缺乏知识和经验,不懂得基本常识或不明事理。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批评某人不成熟或不够聪明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童昧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洪范》中。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古人对儿童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童昧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年幼时期缺乏知识和经验的状态。
成语结构
- 童昧是由两个形容词构成的成语,其中童表示年幼,昧表示愚昧。两个字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是童昧的,显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2. 这个年轻人虽然有才华,但在这个领域还是太童昧,需要更多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童昧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表示他对事物的认知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童昧相关的成语,如童心未泯、昧旦晨兴等,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明:我小时候对世界一无所知,真是太童昧了。2. 张磊:他对电脑的操作童昧,经常出现各种错误。3. 李华: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我们不能因为童昧而轻率行事。4. 王晓:大学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而不是一直停留在童昧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