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壶
拼音nì hú
注音ㄋㄧˋ ㄏ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小便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今日早起,又要刷马桶,倒溺壶,忙个不了。”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打脸水,倒溺壶,沏开水,抹桌子,大冷的天守着夜,招骂,挨嘴巴。”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因小失大,因小节失大节。
详细解释
- 溺壶源于《列子·汤问》:“汤伐有若,必溺诸壶中。”壶中的水只是很少的一点,但汤王却因为这点水而溺水而亡。这个故事比喻人或事物因为小事而失去大的利益或机会。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因为小节而失去大节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只看到眼前小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列子,是对汤王的一种描述。
成语结构
- 溺壶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因为一时的小利益而溺壶,最终失去了整个项目的合作机会。2. 这个公司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长远发展,真是溺壶之人。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溺壶”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因为在一个很小的壶中溺水而亡,从而形象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列子的其他故事,以及其他和“溺壶”类似的成语,如“因小失大”、“贪小失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不想和同学合作而溺壶,最后没有参加足球比赛。2. 初中生:他因为追求短暂的快乐而溺壶,最终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3. 高中生:他因为为了一点小钱而溺壶,最后失去了朋友和信任。4. 大学生:他因为追求眼前的小利益而溺壶,最终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