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黥配在词典中的解释
qíngpèi

黥配

拼音qíng pèi

注音ㄑㄧㄥˊ ㄆ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宋 王銍 《默记》卷上:“居民 繁用 者,迎马首连呼曰:‘亏你太尉!’ 茂实 皇恐,执诣有司,以为狂人而黥配之,其实非狂也。”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 春州 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下》:“ 淳熙 十一年, 溧阳 仓斗子坐盗官米,黥配而籍其家。”

基本含义

  • 指被刑法所判的罪犯,被刺字刺在脸上。

详细解释

  • 黥配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刑罚,将罪犯的罪名用刺字的方式刺在他们的脸上。这个成语形容罪犯的罪行被公开宣布,无法翻身的痛苦和耻辱。

使用场景

  • 用来形容罪犯受到公开惩罚和耻辱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人的过错或错误被公开揭露,蒙上了耻辱的污点。

故事起源

  • 黥配作为一种古代刑罚,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黥配是一种严厉的刑罚,用来惩罚重大罪犯并示众。

成语结构

  • 黥配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黥”和“配”。

例句

  • 1. 他犯下了如此严重的罪行,将来必定会被黥配。2. 这个腐败官员最终被揭发出来,黥配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脸上被刺上了字,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标记,对他来说是一种耻辱和痛苦。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刑罚,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刺字”、“刺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盒,要是被老师发现了,肯定会被黥配。2. 初中生:这个贪官被检察院抓住了,终于要受到黥配了。3. 高中生:他作弊被老师抓到了,现在全校都知道了,他已经黥配了。

拆字解意

黥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