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磴儿
拼音gé dèng ér
注音ㄍㄜˊ ㄉㄥˋ ㄦˊ
繁体
基本解释
方言。谓位置等次。《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是哟,难道他那件褂子上的补子也该那么跳着格磴儿钉的吗?”
基本含义
- 指行走时脚步稳健,步伐有力。
详细解释
- 格磴儿由“格”、“磴”、“儿”三个字组成。其中,“格”指踏实,稳健;“磴”指山路上的台阶;而“儿”则是语气词,表示轻微的感叹。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行走时脚步稳健,步伐有力的样子。
使用场景
- 格磴儿常用来形容人的步态或行走姿势,表达稳健、有力的意义。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态度坚定、步伐稳健。
故事起源
- 格磴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李寿的人,他是一个行走时脚步稳健、步伐有力的人。有一天,他被人误认为是盗贼,被抓了起来。李寿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向官府展示了他行走时的稳健步态,结果让人们大为惊讶。从此以后,“格磴儿”就成为了形容人行走稳健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名词和语气词构成。
例句
- 1. 他走路一贯格磴儿,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个有力量的人。2. 她的步伐稳健有力,走起路来真是格磴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山路上行走,脚步稳健地踩在石头台阶上,发出“咚咚”的声音,形象地描述了“格磴儿”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步态、行走相关的成语,如“步履维艰”、“步步为营”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走路像个小英雄,一副格磴儿的样子。2. 初中生:他的步伐稳健有力,走起路来真是格磴儿。3. 高中生: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直保持着格磴儿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