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蜺
拼音hào ní
注音ㄏㄠˋ ㄋ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素蜺。白色的虹。浩,通“ 皓 ”。《文选·枚乘〈七发〉》:“纯驰浩蜺,前后骆驛。” 李善 注:“浩蜺,即素蜺也。波涛之势若素蜺而驰,言其长也。”一说即大蜺。参阅 吕向 注。
基本含义
- 指形势或局面宏大、辽阔。
详细解释
- 浩蜺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浩”指广大、宽阔,表示程度很大;“蜺”是蜻蜓的别称,代表飞翔。结合起来,浩蜺形容的是形势或局面宏大、辽阔。
使用场景
- 浩蜺常用于形容景物壮丽、气势磅礴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局面的辽阔和广大。例如,可以用来形容广阔的海洋、辽阔的天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项目的规模庞大、影响广泛。
故事起源
- 目前关于浩蜺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是,浩蜺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描绘有关。蜻蜓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昆虫,它们在飞翔时展翅飞舞,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因此,人们用蜻蜓来比喻形势或局面的辽阔和宏大。
成语结构
- 浩蜺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片湖泊的面积十分浩蜺,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大。2. 这次展览规模浩蜺,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浩蜺这个成语。想象一下蜻蜓在空中飞翔的场景,展翅飞舞的样子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这样就可以记住浩蜺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自然景物相关的成语,如浩渺、浩瀚等,可以拓展对形势、局面描述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了一只浩蜺在花丛中飞舞。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非常浩蜺,吸引了很多人投资。3. 高中生:这幅画的构图非常浩蜺,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