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膏肪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ofáng

膏肪

拼音gāo fáng

注音ㄍㄠ ㄈ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脂肪。 宋 陆游 《菜羹》诗:“老农手自闢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

基本含义

  • 指财富、资源丰厚,能够满足需求。

详细解释

  • 膏肪一词原指油脂,后引申为丰富、充裕之意。在成语中,膏肪用来形容财富、资源丰厚,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人的财富、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膏肪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战国末年起义反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军队被困在了一个被敌人包围的城市里,粮草短缺。项羽却对部下说:“何为困乎?吾腹中有膏肪耳!”意思是他自己身体里有足够的脂肪可以支撑自己,不需要外界的粮草。这个故事中的“膏肪”形象地表达了项羽财富丰厚的意义,后来成为了成语的一部分。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例句

  • 1. 这个地方资源丰富,真是膏肪之地。2. 他家的生活条件很好,家境膏肪。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脂肪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身体上有很多脂肪,意味着他的财富、资源很丰富。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财富观念和资源分配方式,以及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有很多玩具,真是膏肪啊!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很多,真是膏肪之地。3. 高中生: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很快,资源丰富,是个膏肪城市。

拆字解意

膏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