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对日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ì

对日

拼音duì rì

注音ㄉㄨㄟˋ ㄖ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英文翻译

  • 1.counterglow

基本含义

  • 指对抗、抵抗外来侵略或压迫。

详细解释

  • 对日意为对抗日本,抵御日本侵略。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历史上对抗日本侵略的抗战时期。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勇气。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对抗外来侵略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表达抵制压迫、反抗不公的意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随后,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对抗日本的侵略行为。

成语结构

  • 对日是一个表示动作的成语,由“对”和“日”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们英勇地对日作战,不畏艰险。2. 这个村庄的居民团结一致,对日抵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中国历史相关的记忆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的努力和牺牲,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了解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斗争和牺牲。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抗日神剧”、“抗日英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抗日英雄一样,勇敢地对日抵抗。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学到了很多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我对日的精神深感敬佩。3. 高中生: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对日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