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蚊鸟
拼音tǔ wén niǎo
注音ㄊㄨˇ ㄨㄣˊ ㄋ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水鸟名。又名蚊母鸟。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蚊母鸟,形如青鷁,嘴大而长,于池塘捕鱼而食,每叫一声,则有蚊蚋飞出其口,俗云采其翎为扇,可辟蚊子。亦呼为吐蚊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江 东有吐蚊鸟,夏则夜鸣,吐蚊于芦荻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蚊母鸟》﹝释名﹞:“吐蚊鸟、鷏。”﹝集解﹞引 陈藏器 曰:“此鸟大如鸡,黑色。生南方池泽茹芦中, 江 东亦多。其声如人呕吐,每吐,出蚊一二升。”参见“ 蚊母鸟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说话声音细小微弱,像蚊子的叫声。
详细解释
- 吐蚊鸟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声音细小微弱,就像蚊子的叫声一样。这个成语有时也用来形容人说话不清楚、含糊不清。
使用场景
- 吐蚊鸟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说话声音细小、不清楚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吐蚊鸟来形容那些声音轻柔、细微的人,也可以用来调侃那些说话声音小得让人难以听清楚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吐蚊鸟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可能是根据蚊子的叫声和鸟的叫声相对而来的。蚊子的叫声非常微弱,而鸟的叫声则通常较为响亮,因此将说话声音细小微弱的人比喻为吐蚊鸟。
成语结构
- 吐蚊鸟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吐”表示发出声音,表达说话的动作,“蚊鸟”则表示蚊子和鸟的叫声。
例句
- 1. 她的声音像吐蚊鸟一样,我几乎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2. 这位演讲者的声音细小微弱,简直就像吐蚊鸟一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吐蚊鸟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声音非常细小微弱,就像蚊子的叫声一样。这样的形象会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例如,可以了解成语“声如洪钟”的含义和用法,它与吐蚊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来形容人说话声音洪亮、响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声音就像吐蚊鸟一样,我听不清楚。2. 初中生:他平时说话声音很小,就像吐蚊鸟一样,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他是“吐蚊鸟先生”。3. 高中生:那个演讲者的声音太细小了,简直就像吐蚊鸟一样,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