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豺兕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ái

豺兕

拼音chái sì

注音ㄔㄞˊ ㄙ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豺与兕。皆凶兽。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虎豹豺兕,失气恐喙。”
    (2).比喻凶猛的敌人。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兽之穷》:“驱豺兕,授我疆。”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凶猛残忍,心狠手辣。

详细解释

  • 豺兕是由两个动物的名字组成的成语,豺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兕是一种强壮的动物,象征力量。豺兕合称,表示人的凶狠和残忍。形容人心狠手辣,行为残忍,没有人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凶狠和残忍,特别是形容那些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

  • 豺兕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齐国大夫臧文仲的故事。臧文仲是一个非常聪明但却心狠手辣的人,他为了得到权力,不惜杀害同僚。这个故事中的臧文仲被形容为“豺兕”,从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利益,不惜出卖朋友,真是个豺兕之人。2. 这个恶人心狠手辣,简直是个豺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豺兕形象化为一个凶猛的野兽,心狠手辣的形象。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脸上长着豺兕的面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凶狠、残忍相关的成语,如豺狼当道、虎视眈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只狼真凶狠,像个豺兕一样。2. 初中生:这个人心狠手辣,简直是个豺兕。3. 高中生: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有时候你必须学会变成一个豺兕,才能保护自己。

拆字解意

豺兕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