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
拼音bái pí shū
注音ㄅㄞˊ ㄆㄧ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某些国家的政府、议会等为重大问题公开发表的文件,封面为白色,所以叫白皮书。
[构成]
偏正式:白皮(书
英文翻译
1.white paper; white book (某些国家的政府、议会发表的有关政治、外交、财政等重大问题的文件, 封面为白色)
详细解释
◎ 白皮书 báipíshū
[white book] 某些国家的政府或议会为某项重大问题公开发表的文件,封面各有惯用的颜色,白色的叫白皮书
一些国家的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有关政治、外交、财政等重大问题的文件。其封面有惯用的颜色,白色的叫白皮书,蓝色、黄色、红色的则分别叫蓝皮书、黄皮书和红皮书。 毛泽东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美国 国务院关于 中 美 关系的白皮书以及 艾奇逊国务卿 给 杜鲁门总统 的信,在现在这个时候发表,不是偶然的。这些文件的发表,反映了 中国 人民的胜利和帝国主义的失败,反映了整个帝国主义世界制度的衰落。” 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 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
基本含义
- 指政府或组织发布的官方报告或文件,通常包含了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详细解释、分析和建议。
详细解释
- 白皮书是指以白色封皮为特征的正式文件,用于介绍某一特定问题的详细情况和解决方案。白皮书通常由政府、机构或组织发布,目的是为了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并提出建议或政策。白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问题的背景、分析、解释、建议等。
使用场景
- 白皮书通常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等领域中使用。政府发布白皮书可以向公众解释政策、规划和发展方向;企业发布白皮书可以推广产品、介绍行业趋势;学术机构发布白皮书可以分享研究成果、提供专业知识。
故事起源
- 白皮书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最初是指由政府出版的具有权威性的文件。后来,这个词汇被其他国家采用,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用的术语。白皮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英国政府为了向公众传达政策和决策,开始使用白色封皮的文件,以示正式和权威。
成语结构
- 白皮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形式。
例句
- 1. 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环境保护的白皮书,详细分析了当前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2. 这家公司发布了一份白皮书,介绍了他们最新研发的产品和技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白皮书这个词语:1. 关联法:将白皮书与白色封皮进行关联,想象一本厚厚的书封面是白色的,这本书就是一份重要的白皮书。2. 联想法:将白皮书与政府或组织发布的官方报告联系起来,想象你是一位官员在发布一份重要的白皮书。
延伸学习
- 1. 阅读政府或组织发布的白皮书,了解各个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方向。2. 学习如何撰写一份白皮书,包括问题的分析、解释和建议的提出。3. 研究其他类型的官方报告,如绿皮书、黄皮书等,了解其特点和用途。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白皮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全过马路。2. 初中生:我正在写一份关于科技发展的白皮书,希望能够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提供一些建议。3. 高中生:政府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教育改革的白皮书,呼吁学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希望这份关于“白皮书”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