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棰
拼音xián chuí
注音ㄒㄧㄢˊ ㄔㄨㄟ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马嚼子与马鞭。 汉 焦赣 《易林·艮之夬》:“驥穷盐车,困於衔箠。”
(2).马鞭相接。谓车马往来不绝。《新唐书·郑元铸传》:“且 唐 有天下,约可汗为兄弟,使馹衔箠於道。”
基本含义
- 指以权势欺压人民,凌虐百姓。
详细解释
- 衔棰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衔意为“受”,棰意为“鞭子”。衔棰形容统治者滥用权力,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压迫和虐待。这个成语用来批评那些以权势欺压人民、肆意凌虐百姓的统治者。
使用场景
- 衔棰常用于描述权力滥用、虐待百姓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不公平的制度、残暴的统治者或者其他任何迫害人民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衔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可以任意对待百姓。衔棰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统治者滥用权力的情景,警示人们要警惕权力的腐败和虐待。
成语结构
- 衔棰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衔为动词,棰为宾语。它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一直衔棰百姓,没有任何人敢反抗。2. 历史上有许多暴君衔棰百姓,他们的统治是黑暗的一页。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可以使用联想的方法。对于衔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统治者手持鞭子,凌虐着无辜的百姓,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文化资料或者参观博物馆来进一步了解古代统治者滥用权力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学校里的坏学生经常衔棰其他同学,让他们很害怕。初中生: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古代的暴君衔棰百姓的情况,让我们深感痛惜。高中生:这个小说中的反派角色是一个衔棰百姓的统治者,他的残暴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反抗。成人:在这个国家,统治者一直衔棰百姓,导致社会不公平,人民生活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