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杜绝在词典中的解释
jué

杜绝

拼音dù jué

注音ㄉㄨˋ ㄐㄩㄝ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动)彻底制止;消灭(坏事)。杜绝浪费。(作谓语)
    (2) (名)旧时出卖田地房产;在契约上写明不得回赎叫杜绝。
    [构成]
    动补式:杜〈绝

近义词

  • 根绝、阻绝

反义词

  • 放任

英文翻译

  • 1.stop; completely eradicate; put an end to

详细解释

  • ◎ 杜绝 dùjué
    [put an end to] 堵塞、彻底制止
    杜绝一切贪污和浪费
    (1).堵塞,断绝。《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逆淫辞,絶流语,去无用,杜絶朋党之门。”《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皇太后﹞孝悌慈仁,允恭节约,杜絶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 唐 王昌龄 《春怨》诗:“音书杜絶 白狼 西,桃李无颜黄鸟啼。”《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玉 ﹞不但将亲戚朋友杜絶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一发都随他的便了。”
    (2).彻底制止,禁止。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 耆英 被迫将知府撤职,贴出杜绝 英 人入城的告示。” 叶君健 《英特纳雄耐尔》:“他希望他能杜绝官门对救灾物资的贪污盗窃活动。”

基本含义

  • 彻底禁止、杜绝某种不良行为

详细解释

  • 杜绝指彻底禁止、杜绝某种不良行为,使之完全消失。它强调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彻底清除某种不良现象或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制止不良行为,消除不良现象的情况。例如,杜绝作弊、杜绝浪费、杜绝腐败等。

故事起源

  • 成语“杜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杜绝女草木兮,愿言思子。”其中的“杜绝”意为禁止、制止女子与草木相比,表达了作者对心爱的人的思念之情。

成语结构

  • 杜绝是由形容词“杜”和动词“绝”组成的。

例句

  • 1. 为了维护公司的声誉,我们必须杜绝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2. 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杜绝学生的迟到现象。3. 我们要共同努力,杜绝浪费资源的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杜绝”与“堵住”进行联想,表示要彻底制止某种不良行为,就像把漏洞堵住一样。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杜绝”相关的成语,例如“杜撰”、“杜门谢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杜绝乱扔垃圾的行为,保护环境。2. 初中生:学校应该杜绝欺负同学的现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 高中生: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杜绝贪污腐败,为人民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