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义觜笛在词典中的解释

义觜笛

拼音yì zī dí

注音ㄧˋ ㄗㄧ ㄉ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横笛加嘴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高丽 伎﹞又有五絃、义觜笛、笙、葫芦笙、簫。”《文献通考·乐十一》:“义觜笛,如横笛而加觜, 西梁 乐也。而今 高丽 亦有用焉。”亦作“ 义嘴笛 ”。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史籍·义帝》:“《乐器图》有义嘴笛,谓笛上别安嘴也。”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尖锐、刻薄。

详细解释

  • 义觜笛是由“义”、“觜”、“笛”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义”指正义、公正,“觜”指嘴巴的尖端,“笛”指笛子。整个成语意指言辞尖锐、刻薄,形容人说话尖刻、刻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尖锐、刻薄,特别是对他人的批评或讽刺。

故事起源

  • 《晋书·王濬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濬是晋朝的一位将领,他的嘴巴非常尖锐,讲话刻薄刺人。有一次,王濬在宴会上吹起了笛子,笛声尖利刺耳,让人感到不悦。后来,人们就用“义觜笛”来形容他的言辞尖锐、刻薄。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批评总是义觜笛,让人很难接受。2. 她的回答总是带着义觜笛的口吻,让人感到不舒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义觜笛”的发音和含义来记忆。将“义觜笛”联想成一个人吹着尖锐的笛子,对别人说出刻薄的话,这样的形象会更加鲜明,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使用方法和背后的故事,可以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话总是像义觜笛一样尖锐,让人受伤害。2. 初中生:她的评论总是充满了义觜笛的味道,让人很难接受。3. 高中生:他的辩论技巧很高超,总是能用义觜笛一样的言辞戳中对方的痛处。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他展现出了他的义觜笛,让对手无法反驳。

拆字解意

义觜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