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挞击在词典中的解释

挞击

拼音tà jī

注音ㄊㄚˋ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鞭打。《周礼·地官·司救》“凡民之有衺恶者,三让而罚” 汉 郑玄 注:“罚谓挞击之也。”《汉书·吾丘寿王传》:“其后,民以耰鉏箠梃相挞击。”

基本含义

  • 用棍棒等击打或打击。

详细解释

  • 挞击是一个动词短语,指用棍棒等击打或打击。它可以用来形容对人或物体进行强烈的打击或责骂。

使用场景

  • 挞击常用于形容对错误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惩罚。它可以用来描述对犯罪行为、违法行为或不良行为的惩罚,也可以用来形容对错误言行或错误决策的批评。

故事起源

  • 挞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犯罪者或者违法者常常会受到挞刑,即用棍棒等工具进行身体的打击。挞击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刑罚方式中衍生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挞击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因为犯罪行为受到了严厉的挞击。2. 在这个公司,对错误行为是绝不容忍的,会立即进行挞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打击”这个词联系起来记忆挞击这个成语。挞击的意思就是打击,用棍棒等击打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鞭挞”、“责骂”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并提高对汉语语言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挞击了不守规矩的同学。2. 初中生:他因为违反校规而受到了挞击。3. 高中生:政府应该对违法者进行挞击,保护社会的安宁。4. 大学生:对于错误行为,我们应该用批评和教育取代挞击的方式。

拆字解意

挞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