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漫胡缨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nyīng

漫胡缨

拼音màn hú yīng

注音ㄇㄢˋ ㄏㄨˊ 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缦胡缨。武士缨带名。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逢掖服翻慙,漫胡缨可愕。”一本作“ 縵胡缨 ”。

基本含义

  • 形容个人或势力强大,肆无忌惮地挑衅、侵犯他人。

详细解释

  • 漫胡缨中的“漫”意为任意妄为,胡”指胡闹,”缨“指缨带。成语意为不顾后果地挑衅、侵犯他人,形容个人或势力强大,肆无忌惮地行事。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势力蛮横无理,肆意挑衅他人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某些行为或事物对其他人或势力的冒犯。

故事起源

  • 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年》:“晋人作乱,犀首、漫胡缨,以逼君子。”故事中的犀首和漫胡缨都是指晋国的贵族,他们肆意挑衅晋国国君,逼迫国君做出违背礼法的决策。

成语结构

  • 漫胡缨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漫胡缨地对待下属,导致团队内部不和谐。2. 这家公司漫胡缨地侵犯了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引发了一场官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漫胡缨”与不顾后果、肆意挑衅的形象进行联想,如想象一个人胡闹地系着缨带,任意挑衅他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个人行为、势力冲突相关的成语,如“肆无忌惮”、“蛮横无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漫胡缨地抢走了我的玩具。2. 初中生:那个学生漫胡缨地欺负了弱者。3. 高中生:他漫胡缨地违反了校规,导致被开除。4. 大学生:公司老板漫胡缨地解雇了许多员工,引发了抗议活动。5. 成年人:政府部门漫胡缨地滥用职权,引发了社会不满。

拆字解意

漫胡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