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笺牍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n

笺牍

拼音jiān dú

注音ㄐㄧㄢ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笺牍 jiāndú
    [letter] 信札

详细解释

  • 文书。 宋 苏轼 《答许状元启》:“忽承牋牘之临,皆自听闻之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五》:“ 宋 刘穆之 目览词讼,手答牋牘。”

基本含义

  • 指书信、公文的内容和形式。也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条理清晰、整齐明确。

详细解释

  • 笺牍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原意是指书信和公文的篇幅和格式。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指文章或言辞的条理清晰、整齐明确。

使用场景

  • 笺牍常用于形容文笔工整、文字清晰、逻辑严密的文章或言辞。也可以用来形容书信、公文的内容和形式。

故事起源

  •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战国时期的秦国丞相李斯非常注重文书的整齐规范。有一次,李斯的幕僚给他呈上一份公文,李斯看了一眼,便把它撕破了。幕僚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李斯回答说:“这份公文的笺牍不整齐,不能呈给君王。”从此,笺牍一词就成为形容文书整洁规范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文章写得很有笺牍,逻辑清晰,读起来非常舒服。2. 这份公文的笺牍整齐规范,体现了政府的严谨作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笺牍”理解为写字时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纸笺和墨牍。当我们写字时,需要选择整洁的纸张,并使用规范的笔画。通过将“笺牍”与写字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其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书信、公文相关的成语,如“文房四宝”、“纸上谈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的字能够像笺牍一样整齐漂亮。中学生:老师要求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笺牍,不能出现语句混乱的情况。大学生:在写论文之前,我会先整理好思路,保证论文的笺牍清晰,逻辑严密。成年人:工作中,我们需要处理大量的公文,要时刻注意公文的笺牍,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拆字解意

笺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