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迟朴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ípiáo

迟朴

拼音chí piáo

注音ㄔㄧˊ ㄆ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言迟钝朴质。《墨子·非命下》:“此皆疑众迟朴,先圣王之患之也,固在前矣。” 毕沅 校注:“言沮朴实之人。” 吴毓江 校注:“迟字如《汉书·杜周传》‘ 周 少言重迟’之‘迟’。 颜 注云:‘迟谓性非敏速也。’性非敏速,与中篇‘愚’字义正相近。”

基本含义

  • 指人迟钝、木讷、不灵活。

详细解释

  • 迟朴是由“迟”和“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人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形容人的思维、行动迟缓,不够敏捷。

使用场景

  • 迟朴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点,常用于贬义。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反应迟钝,思维不敏捷,行动不灵活。比如,你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思考缓慢,行动拖沓不决。

故事起源

  • 迟朴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外篇·德充符》:“君子之道,五常存心,五教施行。故不迟朴。”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迟朴是指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行动,不拖延,不迟缓。

成语结构

  • 迟朴由两个形容词组成,形容一个人的思维迟缓、行动不灵活。

例句

  • 1. 这个学生虽然聪明,但思维迟朴,需要多加培养。2. 他虽然有才华,但因为性格迟朴,很少有突出的表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迟朴与迟缓、不灵活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迟朴相关的成语,如“迟钝”、“迟疑”等,以扩展对迟朴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做事迟朴,经常需要老师的提醒才能完成任务。2. 初中生:这个同学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在班级活动中总是迟朴,不够积极参与。3. 高中生:他的思维迟朴,解题速度总是比其他同学慢一步。4. 大学生:这个学生虽然聪明,但是在实践中总是迟朴,需要更多的实践锻炼。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迟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