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莳
拼音zāi shì
注音ㄗㄞ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栽种,移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栽树》:“树,大率种数既多,不可一一备举,凡不见者,栽蒔之法,皆求之此条。”
基本含义
- 比喻种植和培养,也比喻教育和培养人才。
详细解释
- 栽,种植;莳,培养。栽莳形容种植和培养的过程,也可比喻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过程。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教育、培养和发展人才的过程。也可用于形容培养和发展事业、企业等。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有“子曰:‘非其麦不饱者也,非其人不栽莳者也’”的记载。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贡说的。孔子用这句话形容栽植庄稼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位有经验的教育家,善于栽莳人才。2. 这家公司一直注重栽莳人才,所以业务发展迅速。3. 学校重视栽莳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栽莳”与种植庄稼和培养人才的过程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在耕地上栽种庄稼,同时也在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方法和理念,以及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栽莳我们,让我们快乐学习。2. 初中生: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课堂学习,也注重栽莳我们的品德和社会能力。3. 高中生:老师经常鼓励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为了栽莳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4. 大学生: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栽莳我们全面发展的能力,让我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