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鼍鼓在词典中的解释
tuó

鼍鼓

拼音tuó gǔ

注音ㄊㄨㄛˊ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鼉皷 ”。1.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 陆玑 疏:“﹝鼉﹞其皮坚,可以冒鼓也。” 唐 温庭筠 《昆明治水战词》:“鼉鼓三声报天子,雕旗兽舰凌波起。” 明 沉鲸 《双珠记·遇赦调边》:“鸡竿鼉皷,制出金门传唱,特与人间解网。” 清 黄永 《龙衣舟行》:“逢逢鼉鼓溪边过,百尺楼船万钧柁。”
    (2).鼍鸣声。 唐 许浑 《赠所知》诗:“湖日似阴鼉鼓响,海云纔起蜃楼多。” 金 刘迎 《海上》诗:“蜃楼春作市,鼉鼓暮催衙。”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嘹亮、洪亮。

详细解释

  • 鼍鼓原指古代祭天时所用的大鼓,后来用来形容声音洪亮、嘹亮。成语中的“鼍鼓”意为声音洪亮而嘹亮,形容音乐、歌声或演讲等声音非常响亮,使人震撼。

使用场景

  • 鼍鼓常用于形容音乐、歌声、演讲等声音洪亮、嘹亮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声音非常响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事起源

  • 据传,鼍鼓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祭天仪式有关。古代帝王在祭天时,会使用一种特制的大鼓,称为“鼍鼓”。这种鼓的声音极为嘹亮,能够传达到很远的地方。后来,人们将这种声音嘹亮的鼓比喻为“鼍鼓”,用来形容各种声音洪亮的场合。

成语结构

  • 主语+鼍鼓

例句

  • 1. 他的演讲声音如同鼍鼓,让人们深受震撼。2. 这首歌的演唱者嗓音如鼍鼓一般,引起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古代帝王祭天时使用的大鼓,声音洪亮、嘹亮,像是一只巨大的青蛙在鸣叫,因此称之为“鼍鼓”。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音乐、声音相关的成语,如“铿锵有力”、“声嘶力竭”等。这些成语都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描述声音的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歌声像鼍鼓一样响亮,我们都被吸引住了。2. 初中生:在音乐会上,乐团演奏的音乐声如同鼍鼓一般,让人陶醉其中。3. 高中生:老师的演讲声音如鼍鼓般响亮,让我们深受感动。

拆字解意

鼍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