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锋锐在词典中的解释
fēngruì

锋锐

拼音fēng ruì

注音ㄈㄥ ㄖ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锋锐 fēngruì
    (1) [sharp]∶指兵刃尖锐快利
    锋锐的匕首
    (2) [sharp;keen]∶[目光、言论等]尖锐;敏锐
    锋锐的目光
    (3) [advancing bravely]∶指勇往直前的气势
    挫败敌人的锋锐

详细解释

  • (1).刀剑锐利。《吴子·治兵》:“锋鋭甲坚,则人轻战。”
    (2).指锐利的刀剑。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口譟雷霆,手操锋鋭。”
    (3).尖兵,前锋。《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袁绍 与 瓚 书曰‘……又 乌丸 、 濊貊 ,皆足下同州,僕与之殊俗,各奋迅激怒,争为锋鋭。’”
    (4).精兵。《陈书·高祖纪上》:“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鋭,令必死於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土兵》:“各边将领,又专倚家丁为锋鋭。”
    (5).指凌厉的气势。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赤眉新拔 长安 ,财赋日盛,锋鋭不可当也。”《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鋭,以安众心。”《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介胄之士桀驁难驯,乘其锋鋭,皆能竖尺寸於疆埸。”
    (6).指气势凌厉。 郭小川 《新路歌》:“我们就是这样,无比锋锐。”
    (7).指卓越的才能。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一:“同儕畏锋鋭,兄弟更驰逐。”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所歷之官,皆人立欲以其材能自振迅者,而 洪卿 摧敛锋鋭,若不敢有所为。”
    (8).锋利;犀利。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 罗正伟 《清廷预备立宪》:“聪明俊伟之士,持偏激之学説,挟锋鋭之文字,发行报纸,刊刻书籍。”

基本含义

  • 形容刀剑等锋利尖锐,也用来形容思想、眼光等敏锐、犀利。

详细解释

  • 锋锐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指刀剑等锋利尖锐。后来,锋锐逐渐引申为思想、眼光等敏锐、犀利之意。形容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迅速理解问题的本质,捕捉到问题的关键点。

使用场景

  • 锋锐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敏捷、见识深刻,尤其适用于描述具有独到见解和敏锐洞察力的人。可以用来夸奖别人的聪明才智,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的优秀特质。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有一则关于齐国大夫晏婴的故事与“锋锐”一词有关。相传,晏婴年轻时曾经在齐国的国君面前表演剑舞,他的剑法犀利而迅猛,让人印象深刻。后来,人们用“锋锐”来形容他的剑法,逐渐引申为形容人的敏锐和犀利。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思维锋锐,总能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2. 她的眼光锋锐,能够看透人事之中的真相。3. 这位教授的讲课总是锋锐而深入,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锋锐”的发音和形状。想象一个锋利的刀剑,刀刃锋利尖锐,形状鲜明。将这个形象与“锋锐”一词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记忆其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锋锐”意义相关的成语,如“锐不可当”、“锐意进取”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锋锐”一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思维锋锐,总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 初中生:她的眼光锋锐,能够看出别人的真实想法。3. 高中生:这位老师的讲课总是锋锐而深入,让我们受益匪浅。4.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保持锋锐的思维,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5. 成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保持锋锐的洞察力,才能抓住机遇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