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赘县疣
拼音fù zhuì xiàn yóu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fù zhuì xiàn yóu ㄈㄨˋ ㄓㄨㄟˋ ㄒㄧㄢˋ ㄧㄡˊ
附赘县疣(附贅縣疣)
附生在皮肤上的小瘤。比喻多馀无用之物。《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 成玄英 疏:“附生之赘肉,县係之小疣。”亦作“ 附赘悬肬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駢拇枝指,由侈於性;附赘悬肬,实侈於形。”亦省作“ 附赘 ”。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夫《天文》之於《汉》《史》,实附赘之尤甚者也。” 宋 陈师道 《赠关彦长》诗:“功名如附赘,得失何用顾。”
基本含义
- 形容不必要的东西或不必要的人。
详细解释
- 附赘县疣是由四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附赘”表示附加的、不必要的,而“县疣”则指的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这里引申为形容人或物的多余和不必要。
使用场景
- 用于贬义,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存在是多余的、不必要的。
故事起源
- 关于附赘县疣的具体起源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根据成语的意义和形象,我们可以理解成这样的情景:在古代,县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只是一种多余的东西。而附赘则表示附加的、不必要的。因此,将县疣与附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人或物的多余和不必要。
成语结构
- 附赘县疣是由四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名词组合而成。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某些环节就像是附赘县疣一样,完全没有必要。2. 这个产品的某些功能是附赘县疣,对用户来说毫无用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附赘县疣与多余的东西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身上长满了多余的皮肤病,形象地表示某人或某物的存在是多余的、不必要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累赘”、“滥竽充数”等,以丰富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电视上的广告太多了,有些广告就像是附赘县疣一样,完全没有必要。2. 初中生:我觉得学校的一些规定太多了,有些规定就像是附赘县疣一样,对我们来说完全没有必要。3. 高中生:我觉得这本课外书的一些章节太多了,有些章节就像是附赘县疣一样,对我们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