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匡时济俗在词典中的解释
kuāngshí

匡时济俗

拼音kuāng shí jì sú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kuāng shí jì sú ㄎㄨㄤ ㄕㄧˊ ㄐㄧˋ ㄙㄨˊ

    匡时济俗(匡時濟俗) 

    匡救时世。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故 禹 拜昌言而嘉猷罔伏, 汉 徵极諫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亦作“ 匡时济世 ”。 清 蒋士铨 《冬青树·却聘》:“今 枋得 不祥如此,不过是素守虀盐惯,莫认做匡时济世才。”

基本含义

  • 指纠正时弊、改善风俗,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详细解释

  • 匡时济俗是由“匡时”和“济俗”两个成语组成的合成词语。“匡时”意为纠正时弊、正本清源,“济俗”意为改善风俗、使之更加良好。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通过纠正时弊和改善风俗来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或团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努力改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进步的情景。也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个时期或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改进的期望。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宋国国君宣公在位期间,国家风俗败坏,社会秩序混乱,他决心要改善这种状况。于是,他任用了贤能之士,对官员进行整顿,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纠正了时弊,改善了风俗,使得宋国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和稳定。后来,人们用“匡时济俗”来形容宣公的这种行为,表示纠正时弊、改善风俗的美好愿望。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匡时济俗的典范。2.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匡时济俗。3.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匡时济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匡时济俗”与改善社会风气的意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参与了改善社会的行动,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改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进步相关的成语,如“除旧布新”、“扶正祛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通过文明礼貌的行为来匡时济俗。2. 初中生: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匡时济俗。3. 高中生: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匡时济俗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字解意

匡时济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