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颗山
拼音fàn kē shān
注音ㄈㄢˋ ㄎㄜ ㄕㄢ
繁体
基本解释
相传是 唐 代 长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气高,与 陈拾遗 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故戯 杜 曰:‘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十:“学似 斲轮扁 ,诗如 饭颗山 ,室中餘一剑,无气斗牛间。”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饭山 前。”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二:“梧风入座散炎暉,热客长辞闔两扉。 饭颗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质但能肥。”
基本含义
- 指吃饭吃得饱饱的,饱得像山一样。
详细解释
- 饭颗山形容一个人吃饭饱得像山一样,形容吃得非常饱。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丰富或者数量很多。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吃得非常饱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丰富或者数量很多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饭颗山”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是这个成语的意思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在古代,人们常常过着艰苦的生活,吃得饱饱的是一种奢侈。因此,当一个人吃得非常饱时,就会形容他吃得饱得像山一样。
成语结构
- 主语 + 饭 + 颗 + 山
例句
- 1. 今天中午的饭菜真丰盛,我吃得饭颗山。2. 这家饭店的菜品种类繁多,简直是饭颗山。3. 孩子们在野餐时吃得饭颗山,都笑得合不拢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吃饭吃得饱饱的样子,饭菜堆得像山一样高。这样的形象会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饮食相关的成语,例如“大鱼大肉”、“满汉全席”等,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妈妈做了好多好吃的菜,我吃得饭颗山。2. 初中生:这家自助餐厅的菜品种类很多,吃得饭颗山。3. 高中生:考试前一天晚上,同学们都在复习,我吃了一份大餐,吃得饭颗山,为了给自己加油打气。